什么是酒?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就是酒。倘若换一种提法,酒是什么?那我以为肯定得费些斟酌,答案也肯定是迥异得很。
酒是一种特殊之物,具有多重性:
首先就其本质而言,酒是一种物质,是含有酸、酯、醛、醇等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饮料,其中的主要成分乙醇(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饮酒后几分钟,酒精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进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奇妙的作用。这可能就是人类喜酒的基本的动机和诱因吧!
国人喜酒,表现和痕迹无处不在,影响之大、之深恐他物所不能及。在集中反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水浒传》出现饮酒场面647次,平均每回饮酒5次还多;《三国演义》出现饮酒场面319次,平均每回也饮酒近3次,足见酒生豪情,长侠气,遗千秋。 《西游记》写的佛门生活,也出现饮酒场面103次,平均每回也有饮酒1次,可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诚即可也!反映荣、宁二府生活的《红楼梦》,出现饮酒场面152次,有的整回写的都是饮宴场面,说明酒与爱情、家庭、社会变迁是多么的荣辱与共、戚切相关啊!由此可见,酒在社会生活中所占地位是何等重要。
酒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其内涵自然也是千变万化,异彩纷呈。
酒的来历
酒,是人类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世界上古老的实物酒是伊朗撒玛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弥人;古老的实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也有专家认证为黄酒,作为黄酒工作者闻之为之跃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饮,可谓奇也!也足见酒之历史之悠!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从中可以佐证酒的存在之久。至于文史中的记载更是枚不胜举,如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即醉以酒,即饱以德”(《大雅·即醉》)的诗讯《周易》、《周礼》、《礼记》、《左传》等典籍中,关于古代酒俗的记载更多,如“酒者可以养老也”(《礼记》)、“酒以成礼”(《左传》)等。这说明酒存在着多种用途。是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
酒产生于何时,现已无可考。
约摸在原始社会的采集渔猎经济时期,人类通过品尝成熟后自然坠落在树洞里、石缝中已发酵的野生果实,便发现了酒的稚物。
原始农业的文明发展,人们开始有了剩余“米粮”,这些屡屡“变质”的食物有的酸败腐坏,有的却形成可食用的米酒。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先民们开始观察食物成酒的过程,探究其原因,并摸索之。
同样关于它的发明创造,各民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战国策·魏策》二载:“昔者帝女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这则传说,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但它至少表明早在历史的传说时代已有酒产生。民间还传说夏代的杜康,是造酒业的鼻祖。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名句。可见当时的杜康酒按现代词的表述已属名优产品了。倘若今天我们要想知道古老的酿酒技术,恐怕已是十分困难的事了。但从《礼记·月令篇》中记录的造酒的六点注意事项:“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炙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已不难看出古人对原料、投曲、浸煮、水质、器皿、火候等做酒之重要工艺环节,能提出如此之高、之明确的要求,这说明当时的酿酒法已趋向成熟。当时酿造的可能是果酒和米酒之类的低度酒,烧酒等高度酒的酿造,开始于元代,应缘于元代蒸馏技术的发明,此等发明使酒的生产有了长足之进步。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间始创其法。”当时还有了专门的烧酒作坊,米酒、果酒则民间早已有之。
酒与政治
酒成为政治饮料。是从儒家学说的礼治思想直接出来的。礼必须贯彻政治实践中去,而国家政权是靠两手来维持的,即文的一手和武的一手。《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祭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礼治的示范,也是臣民向代表上天意旨来治理百姓的帝王表示虔诚和崇拜的一种方式。在祭祀奠仪中体现出来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臣民必须恪守不渝。南宋词人刘克庄的“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别的人都没有资格同刘备与曹操同桌碰杯,政治等级何其森严。直到今天,此等有趣之现象,还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酒宴席位的尊卑有别,仍然是以礼为核心的。此外,象征楚汉相争成败的“鸿门宴”、三国时期曹操“醉后杀杨修”、北宋开国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等等,以及宫廷之中运用毒酒谋求权力的政治事件,酒都在其中充当了媒介。
酒与军事
某人不才观历史,揣摩酒还在军事中具有作为动员令之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酒与征战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出征前,喝出征壮行酒;凯旋后,要喝庆祝胜利的祝捷酒。“野幕敞琼宴,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打了胜仗,接踵而至的是:盛大的宴会,异族的祝贺,乘醉的狂舞,震天的鼓声。历史上,这类以酒壮行、以酒祝捷的事例比比皆是。越王勾践在率兵伐吴之前,将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卒士气大振,留下了“箪醪劳师”之千古典故。秦穆公讨伐晋国前,打算犒劳将士,以鼓舞将士,但酒醪却仅有一钟,于是秦穆公将这一钟酒倒入河中与大家分享,三军饮后,酒不醉人心自醉。西汉时,大将军霍去病收复河西失地有功,汉武帝赐酒犒劳。因酒少兵多,霍去病下令将酒倾入一眼井中,与士卒共饮。斯人已逝,但历史永存,今日的酒泉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故事。电影《上甘岭》插曲中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实质上也是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动员令”。事实说明,酒确实具有鼓舞士气,给英雄壮胆的作用。
酒与名人
酒与诗,水乳交融,源远流长。“李白斗酒诗百篇”、“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歌怀李白的这些名句和欧阳修的“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当属显例。这显例彰显着一种道理——酒是水与火的结晶(二个极端的融合,事物的中庸,产生了极其美妙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是人类伟大的杰作!)它能给人带来畅快,在酒中加倍感悟到人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人,因酒而萌生创作冲动,打开情感大门,展开想象翅膀;也不知有多少诗篇、杰作、墨宝,因酒而成,酣畅淋漓,形神兼备。饮酒微醺之时的心理感受与创作灵感到来的心理体验,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实在太相似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尽管不是一个人,但却难分辨你我。艺术灵感到来之时,犹如进入“迷狂”的境界,情感喷薄而出,幻想展翅高飞,形象纷至沓来,思想活跃异常,刹那间物我两忘,超越时空的限制和功利的欲求,获得浑然天成的审美境界。徐渭的醉酒绘青藤,苏轼的把酒问青天,皆为世间罕见杰作,就属酒之功也!历代诗人墨客饮酒欲诗,赋诗思酒,诗中有酒,酒中出诗,李太白“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杜子美“说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诗句,都表明酒是诗人想象的翅膀。同样酒之于书画艺术家,那是神来之笔。酒可品可饮,可歌可颂,亦可入画图中。纵观历代画杰出作品,有不少有关酒文化的题材。如有着“画圣”头衔的吴道子,“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唐明皇命他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风景,他酒后挥毫,一日而就;王羲之醉中挥毫,成就了《兰亭序》,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怀素酒醉泼墨,方留下惊鬼神的《自叙帖》。“三杯草圣传”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才有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酒与经济
酒在经济中担有活力素之功。酒,本身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商品。由于饮酒是一项非常普遍的社会活动,消费群体非常广泛,酿酒业历来是获利丰厚的行业。在古代,开办酒坊便预示着滚滚财源,不断成就着富商巨贾。南宋时期,赵构避金南退至绍兴,为支付其庞大的费用开支,就出政策大力扶植绍兴酒的生产发展,才使之有了“越地无处不酒家”“城中酒垆千百所”之写照。在今天,名酒往往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担当着振兴当地经济的重任,白酒中的五朵金花、啤酒中几大巨头、葡萄酒中的三大支柱、黄酒中的古越龙山,无不为之倾力贡献。此外,酒在经济交往、礼尚往来、密切关系、沟通感情方面有着其他商品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招商引资、搞活地区经济方面始终发挥着“活力素”的作用。